Ducky one 2 vs one 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許富皓所指導 王駿逸的 USBIPS: A Framework for Protecting A Host against Malicious Behaviors behind USB Peripherals (2021),提出Ducky one 2 vs one 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USB peripheral、HID (Human Interface Device)、protocol masquerading、USB firewall、EDR (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ucky one 2 vs one 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USBIPS: A Framework for Protecting A Host against Malicious Behaviors behind USB Peripherals

為了解決Ducky one 2 vs one 3的問題,作者王駿逸 這樣論述:

近年來,以USB為媒介的攻擊手法變得越來越複雜。從社交工程到信號注入,現代的攻擊手法涵蓋了廣泛的攻擊面向。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資安社群已採用了越來越多技術深入卻範圍零散的防禦措施。無論基於USB的攻擊採用何種面向的手法,許多個人和企業所關注的最重要風險是服務中斷和資料外洩。電腦的作業系統負責管理USB周邊設備,然而透過USB周邊設備的惡意攻擊可以導致服務中斷或從作業系統內竊取資料,例如BadUSB這類型的攻擊。儘管有相關研究提出使用USB防火牆的概念,例如USBFILTER和USBGuard等方法,來防禦USB周邊設備的惡意行為,但它們仍無法有效地阻止現實世界中的入侵。本論文的重點是在電腦作業

系統內建構一個稱為USBIPS的安全架構,以防禦惡意的USB周邊設備,其中包括三項主要研究,目的是為了探索惡意行為的本質,並對於以USB為媒介的入侵手法建立持續性的防護。首先,我們提出一種基於行為的偵測機制,置重點於偵測以USB為媒介或與USB結合運用的攻擊行為。 其次,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白名單的USB存取控制方法的創新思維。最後,我們開發並實現了一套端點偵測與回應(EDR)系統,並構建了第一個以USB入侵防護為主的通用安全架構。 藉由集中式的威脅分析架構,此系統可以進行持續性的防護,並能偵測未知的惡意行為。透過解決關鍵的安全與效能挑戰,本論文中的這些研究成果,不僅使現今常用的作業系統足以抵禦

來自不受信任的USB周邊設備攻擊,也為後續的研究工作開創了一條寬敞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