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投票修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18歲投票修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畢成寫的 【最完善重點整理】2022全新「細說」初考五等:最新公民 和吳律德曾廣芝黃偉翔林家豪(Buyung Sigi)陳建穎賴建宏楊昀臻曾露瑤林楷庭的 誰代表青年?九位青年公共參與者的法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宏典文化 和白象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徐正戎、鄧學良所指導 吳正中的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分析 (2021),提出18歲投票修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政法五大架構、跨境犯罪、司法互助、兩岸共打、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辦公室。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研究所 邱延正所指導 黃齡賢的 中華民國二次政黨輪替後政治發展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政治發展理論、政黨輪替、民主鞏固的重點而找出了 18歲投票修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8歲投票修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完善重點整理】2022全新「細說」初考五等:最新公民

為了解決18歲投票修憲的問題,作者畢成 這樣論述:

  ★最完善重點整理:2022全新大改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幫您穩固九成以上分數!★   感謝批踢踢、Dcard鄉民推薦本書:   宏典公民確實讓我覺得有掌握到重點,也有很多比較圖表來幫助理解和建立觀念。把這本讀通真的就可以掌握住90%以上的分數了……。   指考和國考公民內容差很多,尤其是法律科。 國考的難度難太多了,高中公民書只能應付60%國考內容。國考公民宏典寫最好,你如果買宏典的初等公民涵蓋98%考試範圍......。   「全新重點+法令修訂+重大時事+最新試題」四大補強要點完整導入。並針對最讓考生傷腦筋、但近年出題數卻逐年增加的第四篇「生產、分配與消費」,特別加強「圖

表」以及「範例」輔助學習,即使是經濟學新手也可輕鬆讀懂。全書內容完整而精要,編排清楚有條理......「讀得下去、記得起來」,助您穩穩答對9成以上題目!   ★2022全書大改版四大要點★     1. 最新命題重點完整導入:如馬克思社會階層理論-底層(base)與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理論、政府功能的演進-有限政府→萬能政府→效能政府、第一/第二/第三世界、東協三大支柱、務實外交作法-設立辦事處、代表處、「正義」的三種主題、憲法第23條涵蓋之法律原則、「非常上訴」要點大幅補強(如無審級、次數、期間限制)、「民事執行處」位於地方法院、消費者主權、政府財政赤字意義…..以及更

多。   2. 讀到最新、最重要的法規:諸如《民法》(極重要修法!)、《民事訴訟法》、《刑法》、《行政程序法》、《社會秩序維護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     3. 最新試題按章節落點收錄:讀完重點立即測試最新試題,答錯者回頭標記課文重點,學習成效即刻檢視。   4. 精簡篇幅-跟不重要的內容說再見:將較為過時、再考可能性過低之內容刪除。全書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張整理圖表都與實際考情緊密相關;要唸就唸「真正會考的重點」,不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最新年度考題趨勢評析★   第一篇:個人、家庭、社會與文化   必要準備重點:   (1)

. 米德自我發展理論:重要他人與概括化他人(近年頻出,第一篇Top.2 重點!)、參考團體、主我與客我的應用。   (2). 佛洛依德自我形成理論-本我、自我、超我的判斷。   (3). 艾瑞克森社會人格發展(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最常考「青少年時 期」。   (4). 公共利益:重要考點包括?公共利益衡量標準:三大學說的核心主張 (重要!極為頻出)、?增進公共利益的難題(共有財悲歌、搭便車 問題、鄰避效應、社會資本不足)-年年出題,第一篇Top.1重點!、 ?公益與私益之互補包容。   (5). 團體:常考題型包括?各種團體分類、?財團法人&社團法人之差異、?非 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

第三部門的比較+非營利組織與第三部門 「可以有營利活動」。   (6). 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運作順序(今年頻出)、倡議、參與式預算制 度。   (7). 媒體識讀:第四權、新聞自由權與媒體近用權、媒體公共角色(注意 「守門人」的概念)、閱聽人與媒體本身之反思;今年新出現公民媒 體與公共媒體。   (8). 社會階層化理論:「衝突論」最頻出,其次為功能論;「文化資本」 不平等造成社會階層。   (9). 性別平等(常考專有名詞):性別的分類、異性戀霸權、性別標籤、 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性別主流化、性別多元化、性騷擾、性別 偏見;另注意「性平三法」各自適用的範圍。   (10). 各種文化形式

:次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關係、精緻文化、大眾文化、流 行文化(最頻出)。   (11). 文化交流(常考專有名詞):涵化、雜揉、文化衝突、文化位階。   (12).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內涵、我族中心主義V.S.文化相對論。   (13).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的比較。   第二篇:國家、政府與政治   必要準備重點:   (1). 國家:組成要素中之「主權(最高性&獨立性)」、國家的目的、 國體與政體,我國國籍取得原則(國籍法第2條頻出)。   (2). 民主政治:民主理論〔最常考經驗民主理論與審議民主理論(摒除多數決)、其次為多元參與民主理論〕、民主政治特色(

責任政治最頻出)、民主政治與「社會資本」。   (3). 民主國家之政府體制:內閣制、總統制、雙首長制(常考我國與法國制度比較)、政府與國家的比較(年年出題,重點中的重點!)。今年則新出了「政府功能的演進(有限政府→萬能政府→ 效能政府)」此一主題。   (4). 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總統解散立法院之權、總統之彈劾與罷免、行政院之副署權、行政院與立法院之責任關係與覆議案及不信任投票、立法院之「人事同意權」行使對象。另留意近年考題非常愛考「監察院」對公務人員之懲處權(最常考彈劾、糾正、糾舉、審計權)。   (5). 我國文官制度:政務官與事務官之比較(重要常考!)、政務官與事務官之混合使用、《公務

人員行政中立法》-本書已將近年頻出 條文彙整,讀者可多加利用。   (6). 地方政府組織與功能:地方自治層級(相當頻出的考點、尤其是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本版新增好用整理表一次搞定。   (7). 選舉(年年出題,第二篇Top.1重點!):選舉四大原則、選舉人與被選舉人之資格、多數決與比例代表制、單一選區與複數選區、 絕對多數與相對多數、一輪投票與二輪投票、各級民意代表選舉 方式(特別留意「不分區立委計算方式」、「原住民立委選舉方 式」)、婦女保障名額之規定、杜瓦傑法則(三大規律)、杭廷頓之「雙翻轉測驗」、公民投票(提案人、適用事項、公民投票權資 格、提案及連署人數門檻)、選舉之法律規範。

  注意近期時事考點!   109年1月11日完成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由選舉結果可知,總統、副總統部分並無變化。惟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則與上屆明顯不同→此部分相信後續考 試勢必頻繁出題,為此本版亦將最新選舉結果/各政黨立委席次分配全數更新。因此, 與立法委員及其他民意代表選舉有關的考點(參選資格、參選方式、選舉方式、不分區 立委席次計算方式、民調公布截止日、贊助金額……等)建請讀者們絕對要加強熟讀並 多加演練考古題。     (8). 政黨與利益團體:政黨的功能、政黨與利益團體之比較(此二考點均極為頻出)。   (9). 意識形態:左派與右派、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與共

產主義之比較(頻出)、第三條路(頻出)。   (10). 國際組織:我國為會員之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TO、亞洲太平洋 經濟合作會議APEC、自由貿易協定FTA;今年的新考點則包括:第一 /第二/第三世界、東協三大支柱、七七集團。   第三篇:民主與法治   必要準備重點:   (1). 憲法:憲政主義、大法官與我國釋憲制度/審理流程(重要!年年頻出)、我國七次修憲要點、憲法增修條文(最頻出者為第2、3條、以及五院首長產生方式、行政立法間之信任制度)。   (2). 法律的基本觀念:凱爾森法位階理論、中央法規標準法常考條文、我國法律之制定(三讀)與修正。今年則出現了「正義的三種主題」此

一考點。   (3). 人民權利與義務:平等權(憲法第7條)、自由權(常考人身、居住遷徙、集會結社自由、近年則愛考「表現自由」)、受益權(常考經濟)、權利之保障(列舉與概括)、人權觀念的演進(留意「社會權」 概念頻出)、權利的限制(憲法第23條,注意今年考了此條文涵蓋了哪些法律原則)、比例原則。另特別注意近年常出現的主題:我國憲法與法律對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涵蓋外國人(包括外勞)」此一概念。   (4). 民法與生活(公民出題數NO.1單元):行為能力類型、消滅時效制度、阻卻違法事由、發生債之四大原因、契約自治原則與限制(近年極頻出!)、智慧財產權(重要頻出!留意著作權之「合理使用」範 圍)、

結婚與離婚之規定、近親結婚之限制、婚約解除事由、夫妻財產制、親子關係發生原因(最愛考婚生/非婚生子女、認領、收養)、扶養(近年頻出!留意離婚子女的撫養義務)、繼承順序、限定繼承與拋棄繼承、遺囑種類與要件、應繼分與特留分之規定。     注意重大修法!   本版涉及多部法規修訂,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民法》將「成年」之年齡定義由原本的20歲下修為18歲,預計於112年正式施行。另並通過多項配套條文,例如?結婚與訂婚之規定、?年滿18歲可獨立辦手機、租屋、簽契約、開戶、辦信用卡、貸款、申辦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或擔任公司發起人或董事,另外也可提起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不須經由法定代理人同意。 由於修法

影響涵蓋生活、金融、商業等多項層面,且此主題一直以來就是本篇極頻出的考點。所以可想而知來年的考題絕對會考出很多相關的題型,提醒讀者務必留意加強準備。     (5). 刑法與生活:刑罰的目的(應報/預防/綜合)、刑法之「責任原則」、罪刑法定主義(包括其衍生出的其他刑法原則)、犯罪成立要件(注意「故意」與「過失」之差異與刑事責任)、阻卻違法事由、 責任能力、刑期無刑、主刑與從刑、微罪不舉(不起訴與緩起訴)、 被告與被害人人權之保障(近年極頻出!)、「酒駕」之法律責任。   (6). 行政法與生活:依法行政原則、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行政行為架構、行政程序基本原則(留意公務人員利

益迴避)、行政制裁方式與行政契約類型。   (7). 權利救濟(極重要單元!):調解/仲裁/和解之比較整理(適用範圍、效力、訴訟外/上和解…重要頻出!)、訴訟程序(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司法二元訴訟制度、審級制度、刑事訴訟主要程序與負責人、法官/檢察官之主要職責(重要常考!特別注意「交保或 羈押≠有罪→僅為犯罪嫌疑人」)、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一事不再理原則、偵查不公開原則、訴訟專有名詞意義釐清(公訴、自 訴、告訴、告發、上訴、申訴-重要常考!)、對法院裁判不符之救濟方式(近年常考!尤其留意「非常上訴」相關考點)、行政救濟三大途徑之意義(留意「稅捐爭議案件須先申請復查」)、提起行政

訴訟之時機、行政訴訟的種類、提起國家賠償之時機、校園權利救濟(留意大法官釋憲第684號內容)。   (8). 生活法律常識:各部法規中,以《家庭暴力防治法》與《社會秩序維護 法》最為頻出。並應留意今年有修法的法規包括《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四篇:生產、分配與消費   必要準備重點:   (1). 機會成本(作為經濟成本之應用→極常出計算題!)與比較利益。   (2). 市場機能(一隻看不見的手)。   (3). 需求:需求法則、需求曲線之移動、影響需求曲線變動之因素(最常考商品價格、替代品與互補品、正常財與劣等財)、需求法則

之例外 (季芬財與炫耀財)。     特別留意「季芬財」:   此一違反需求法則的財貨,有很多很「Tricky」的考點,例如「季芬財一定是劣等財、但劣等財不一定是季芬財」!季芬財在普考/四等極為頻出,而在近年佐級/五等試題逐漸 「四等化」趨勢下,在109年就出題了。故本書亦特別對此加強整理說明,讀完可使功力大增,請讀者們一定要將其消化、理解。   (4). 供給:供給法則、供給曲線之移動、影響供給曲線移動之因素(最常考商品價格、替代品與互補品)。   (5). 市場均衡:均衡價格、供不應求與供過於求、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市場均衡之影響(供需圖形重要,極為頻出!)、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及社會

總剩餘。   (6). 生產:生產要素之流動(家計單位&廠商)、四大生產要素之內涵、 生產可能曲線(曲線型態代表意義、各種曲線型態)、成本與利潤之計算、經濟發展要素(最常考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近年則考了企業才能與政府效能)、國際貿易對進出口社會福利之影響(重要、近年常考!)。   (7). 外匯與貿易:升值與貶值的概念、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匯率變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重要!最常考進出口)、主要貿易障礙(最常考 「關稅」、近年考了「進口配額」)、近年另曾考出「貿易條件」與 「貿易下進出口國福利變動」的題型。   注意「貿易條件」與「貿易下進出口國福利變動」:   這兩個主題又是另一個「

考題四等化」的印證……,都是四等經濟學考試,國際貿易一章中最頻出的題型。「貿易條件」是一個很容易把考生考倒的題型,「貿易下進出口國福利變動」則需要做圖分析。五等考到這個範圍真的是偏太難,但畢竟就是考出來了,所以本 書特別針對此二主題,都增加了非常詳盡的文字/數字/圖形說明,絕對白話易懂,讀者們切勿錯過。     (8). 消費者權益:《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間之關係)》 與《公平交易法(監督廠商)》重要常考條文(留意有關七天猶豫 期與消費者「解除權」、定型化契約、無過失責任、獨占、結合行為、聯合行為之名詞定義,另「不公平競爭」態樣近年頻出!)。 今年則出現了「消費者主權」此一專有名

詞考題。   (9). 市場失靈:資訊不對稱、外部性、寇斯定理。   (10). 總體經濟(年年出題,第四篇Top.1重點!):GDP(定義與限 制)、GDP與GNI(GNP)的差異、通貨膨脹/緊縮之影響(所得重分配、皮鞋成本、菜單成本;另注意「通貨緊縮」反而可能在未來逐 漸增加出題)、失業者之定義與失業率之計算、主要失業種類、痛苦指數、總體經濟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愈來愈頻出!)、 貨幣供給量之定義與內涵、凱因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   注意:「貨幣供需理論」接連於初考/司法考試出題 此考點乃貨幣銀行學此門學科中極為頻出的考點,過去幾乎從來不曾在公民出題(公民真的是大魔王阿……)。

由於「貨幣」此一主題的確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108年即研判之後仍然可能再出題、結果109年司特馬上又出了凱因斯貨幣需求理論……!為此,本書亦針對此考點整理出十分好用的補充內容,貨幣供需理論的題型大致就不出這些範圍,希望讀者們可以好好利用,一勞永逸。   (11). 政府之職能:不同職能政府之角色(最常考守夜者與全能政府)、公共財與私有財之區分方式與典型(重要極頻出!)、外部性定義、 政府解決外部性(將外部性內部化)之處理方式→特別留意價格上/ 下限政策、租稅種類與典型(最常考所得稅、銷售稅、財產稅)、 課稅原則(最常考受益原則、量能原則)、政府收入(建議把課本整理表中各項收入的舉例都

記起來)、政府支出(最常考移轉性支出) 與財政赤字。   公民這科在近年之所以被考生戲稱為「大魔王」,最主要的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公民的命題範圍「包山包海」,相對其他考試科目,命題委員很容易在題型上做變化;再加上收錄時事與各種比較、找碴題型,真的讓考生相當頭痛!而在這樣變化如此大的命題趨勢下,選擇一本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考試書,真的會對考生分數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本次2022全新改版之「初考五等 最新公民」除針對近年考題重點做全文內容之精要調整→將許多筆者認為較不合時宜、出題可能性低的內容刪除。當然也不忘再增加收錄考生最喜歡的「比較表」,藉此協助考生應付「比較題型」!此外,為了提升讀者的學習

效率,本書仍然維持「雙色編印」搭配大量的「概念圖解」及「比較整理表」;幫助考生讓大腦經常保持在最佳學習狀態,更能集中注意力在真正的主題重點→記得清楚、記得牢。可說是一次「盡心盡力」、「誠意滿滿」的升級改版!最後當然希望讀者能善加利用本書,考取理想公職。

18歲投票修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8歲 #公民權,投票權年齡下修!」

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資訊公開,傳播迅速,青年對於社會的脈動、時事議題、公共事務都有各種管道可以了解以及參予。臺灣青年們對於社會公共事務參與積極度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

在#青年節 這天,邀請了幾位學生、家長坐下來聊聊他們對於「18歲公民權」的看法。在和大家對話的過程中,我更加意識到現在的年輕人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做出判斷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因此我們認為現代18歲的青年們已經擁有足夠的成熟度可以參予國家重大決策。

決定一個人是否「年輕」或「成熟」的關鍵並非生理年齡,而是腦袋思維是否與時俱進以及勇於挑戰的態度。「18歲公民權」是國際趨勢,同時也是朝野最有共識的修憲議題。在修憲這條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走完最後一哩路!


⬇想瞭解更多⬇
🔎鄭寶清FB : https://www.facebook.com/boching520
🔎鄭寶清 IG : boching520

歡迎大家前來支持👍👍👍👍

#鄭寶清
#城市CEO
#睛點桃園

#青年節
#座談
#公民權
#下修
#投票權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分析

為了解決18歲投票修憲的問題,作者吳正中 這樣論述:

海峽兩岸早於1987年恢復往來,交流日趨頻繁,也因此衍生跨境犯罪之問題。然而,由於海峽兩岸彼此的政治歧見無法解決,前述跨境犯罪問題也難以透過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之方式解決,對於海峽兩岸人民之權利保障明顯不足。 所幸近年來海峽兩岸交流出現歷史性的機遇,得以積極開展。海峽兩岸已於2009年4月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與司法互助雖已有所法制依循與具體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困境,需要更多的磨合與探索其具體措施。本文研究之主要重點,即在分析與探討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現況、對刑事司法互助業務的影響,以及建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辦公室」的可行

性。 同時,本文並嘗試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研究方法與分析,研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相關合作策略,提供相關部門實務運作之參考。

誰代表青年?九位青年公共參與者的法槌

為了解決18歲投票修憲的問題,作者吳律德曾廣芝黃偉翔林家豪(Buyung Sigi)陳建穎賴建宏楊昀臻曾露瑤林楷庭 這樣論述:

認識青諮!青年參與、攜手共創,合力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那道光!   ◎如果你還不了解青年諮詢委員會,那就讓來自不同領域的九位青年公共參與者告訴你,到底誰代表了青年?現在青年在意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已了解青諮,甚至你就是青諮,那麼也來聽聽青諮前輩如何與行政官僚對話、協調,如何避免自己發聲的議題成為有光無聲的鞭炮?   ◎現在年輕人過太爽?誰說一代不如一代?透過協作模式的雙面性與發展,青年共創可以再進化,為時代擦出的另一種火花!   「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對我來說,青年朋友的創意和活力,就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那道光。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已初審通過,將現行民法成年年

齡由20歲下修為18歲,待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後,最快將於民國112年1月1日施行——但青年事務應該由誰來關心、思考、發聲呢?青年該如何參與公共事務呢?   公共事務環境,尤其在公共政策推廣上,無論中央、地方政府,皆非常仰賴青年,青年在大眾視野前常被當成「未來希望」、「積極發展」等的象徵,但青年的聲音被傾聽過嗎?青年的聲音要如何才能被傾聽?   你聽過「青年諮詢委員會」嗎?青年朋友往往最容易感同身受社會現存的問題,也能確切提供解法,進入政府內實際參與政策,也逐漸成為青年朋友的日常。至今日,分布於中央各單位、地方政府的青年諮詢組織越來越多,青諮會是青年與政府的溝通、對話平台,是強化青年公共參與

及溝通機制,並提供青年於政府政策形成中之參與管道。   但中央與地方的執政者又如何看待青年諮詢委員?   怎樣才能成為青年諮詢委員?   身為青年諮詢委員須具備什麼能力?   青年諮詢委員參與公共事務常面對什麼挫折?   吳律德、曾廣芝、黃偉翔、林家豪(Buyung Sigi)、陳建穎、賴建宏、楊昀臻、曾露瑤、林楷庭等九位來自各個領域,現任或曾任中央與地方青年諮詢會議的夥伴,書寫自身以青年諮詢委員身分參與公共事務的經歷,以及對於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感想與建言。   有意願翻開此書的青年讀者能了解到底誰代表了你,不認為自己是青年的讀者也能知道現在青年在意的到底是什麼,進而推廣青年參與公共事務

的社會氛圍,進而扭轉熱衷於社會公共參與或地方公共事務的熱血青年,被當作「新媒體工具青年」錯誤觀念。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 行政院政務委員 唐鳳  作者簡介 吳律德   生於臺灣臺北市文山區,是一名政治、社運、教育、非營利組織人士,長期為學生自治、青年公共參與發聲。 曾廣芝   一名公衛人,透過踏訪、政策參與、研究與非營利組織關注並參與青年發展、公共參與及社區健康。 黃偉翔   技職議題工作者,曾獲選WorldSkills世界12大技能新創家、《天下雜誌》新世代領袖、中華民國第58屆十大傑出青年等獎項。 林家豪(Buyung Sigi)   出生於泰雅族部落,漂流落地

於都會區,研究資訊科技、行銷管理與合作事業領域,長期關注族人發展議題並以專業背景傳承族群文化。 陳建穎   彰化線西人,因關心學生權利而踏入學生自治,也因身為障礙者而關注特殊教育,醉心於法律並期許能以此揉合議題關懷。 賴建宏   一名公參人,現為從事偏鄉及原鄉離島地區相關工作,再投入此領域前是一名協助政策制定、規劃與執行方式修正,曾參與、規劃與執行青創基地、地方發展相關政策及計畫。 楊昀臻   關心社會議題的心理系大學生,從兒少代表開始參與公共事務,主要關心教育及性別議題,同時注重社會大眾心理發展。 曾露瑤   一名高中公民教師,藉由課程安排與學生講授公共參與之重要性。並規劃活

動讓學生透過實作了解公共參與多了你,將會更完整! 林楷庭    1999年生,都市計畫領域在學生。現任臺中市政府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青年委員,曾任臺中市政府青年事務審議會總召集人。   推薦序/青年參與 攜手共創/行政院政務委員 唐 鳳    作者序/新媒體工具青年/吳律德   前言/協作模式的雙面性與展望/曾廣芝 時代創造青年,青年考驗時代/吳律德 青年共創可以再進化/曾廣芝 青年與教育擦出的另一種火花:我在國教署青少諮會的觀察與紀錄/陳建穎 「青年委員」在公部門組織內的愛怨糾葛/賴建宏 原住民青年參與公共政策的反饋/林家豪(Buyung Sigi) 小屁孩!大人說話,

你們不要插嘴:從教育現場看高中生如何與公共參與接軌/曾露瑤 誰說年輕人只能聽話?/楊昀臻 期許自己作為技職青年的發聲角色/黃偉翔 臺中經驗 轟轟烈烈/林楷庭   推薦序 青年參與 攜手共創   臺灣群山環繞,登山活動盛行,以往在出發前,山友需在營建署國家公園入園申請、警政署入山申請、林務局山屋與自然保留區申請等四套獨立系統中,反覆輸入幾乎相同的資料,多年來都讓山友們傷透腦筋。   這個問題在青年朋友的貢獻下,出現了改變契機。2019 年,在我的辦公室辦理的「青年學生體檢政府網站計畫」(Rescue Action by Youth, RAY)中,其中一組見習生設計出登山網站的原型,扭轉

了長久以來為人詬病的使用者體驗。行政院隨後推出的「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就是在這群青年朋友的優秀設計引導下,與各機關一起協作出來的成果。   這次協作經驗讓我體會到:青年朋友往往最容易感同身受社會現存的問題,也能確切提供解法;然而,有心貢獻的朋友,往往囿於資源不足而難以施展。此時,政府若能提出溝通管道、連結社群支持,就能讓這些好主意有更多實現的可能。   例如,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Join.gov.tw)上,2017便曾經出現禁用塑膠吸管的提案,很快就突破連署門檻,後來大家才發現,連署提案的王宣茹,是一位16歲的高中生。她不但成功透過網路凝聚力量,逐步實現限用塑膠吸管的倡

議,今年更成為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的第一屆委員。   於此同時,上千位青年朋友提案倡議下修民法成年年齡,也獲得行政院的支持,於2020年8月13日院會通過《民法》等38項法案的修正,將成年年齡自20歲下修為18歲(選舉投票權則是循修憲程序討論)——這些都是青年自主發聲的體現。   時至今日,進入政府內實際參與政策,也逐漸成為青年朋友的日常。2016年行政院設立青年諮詢委員會,從「reverse mentor(見習顧問)」的理念出發,不僅讓青年朋友進入院內與各部會協作,進而給予建言、為政府指出未來的方向。   青諮委員來自社會各領域背景,往往具有第一手實務經驗,對於串聯產

官學研社各部門以解決社會問題和參與地方發展,常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舉例來說,第一屆的胡哲豪委員倡議大專院校應推動性別友善廁所,便獲教育部支持,在進行全國普查後納入補助指標;黃偉翔委員在擔任第二屆青諮委員時,提案讓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s, WSC)國手參與國慶遊行,這項建議旋即獲得行政院支持,讓蜚聲國際的技職國手,能受到國人的肯定。   「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對我來說,青年朋友的創意和活力,就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那道光。我期待未來有更多青年朋友加入協作的行列,讓政府的力量推動各位的向量,一起編織出永續的未來。   行政院政務委員 唐鳳 作者

序 新媒體工具青年   在臺灣與青年諮詢(以下簡稱青諮)者有關的政府文件,從21世紀始最早見於2004年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臺北大學研究的《制定青少年發展法之研究》的第三節第五點的(四)之3:「研擬設置各級政府『青少年議會』、『青少年諮詢委員會』,以促進青少年對於國家政策及社會公共事務形成過程之參與,促進青少年代表參與攸關其權益政策之制定。」但當時的研究年齡定義為12至24歲,而實際上,21世紀以降的政府青諮組織應該要從青年國是會議諮詢會開始算起,至今可粗略分為四個時期。   1.單一任務期   2004年行政院召開第一次青年國是會議,在2006更發展出青年國是會議諮詢會,2007年

名稱為青年國是會議諮詢委員會,在這期間青年諮詢組織的任務就是以籌辦國是會議為主的單一任務。   2.青輔會專責期   2008年更名為青年諮詢團,但在第二次政黨輪替後的2009年才完成聘任,此時仍稱為團員,而非委員會制,但已開始依青輔會執掌對應,分創業育成、就業輔導、民主發展、志工行動、旅遊文化等五組,形成第一個中央部會中青年專責單位的諮詢組織。此時運作採公開徵選、被動諮詢模式為主,一直運作到2012年,青輔會主要業務被併入教育部後才停止徵選。   3.教育部專責期   2013年起,由教育部設立青年諮詢會,以青年發展署為秘書單位協助其運作,並將組別改為教育與生涯規劃、社會關懷、民主發展、

國際及兩岸參與等四組。隔年改為對應教育部各司署業務為主的國民教育、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國際及兩岸教育、公共參與及生涯規劃等五組,此時已改採工作小組自主提案的運作模式。   4.後318運動期   2014年318運動後,行政院才開始採公開招募設青年顧問團,值得一提的是,自薦資格之一首見有新媒體相關文字,並依行政院各業務處執掌分為六小組,不過也是首次以青年顧問一詞為名的青諮組織。而在318運動當年正值地方選舉,因此從隔(2015)年起地方政府也開始設立青諮組織,直至2016年第三次政黨輪替後,院青顧轉為院青諮並從公開徵選改由部會推薦,而教育部青諮會則降為青年發展署青諮小組至今。   很明顯可

以發現,21世紀開始,臺灣青諮的發展與轉變歷程,主要就來自於政黨輪替及青年社會運動或學生運動兩者,前者是為實現更為民主的承諾,但也有造成越改越差的狀況,後者則是為回應社會及青年的民主需求。直至今日,分布於中央各單位、地方政府的青年諮詢組織越來越多,中央與地方的執政者又視現代青年的象徵為何呢?   正值本書撰稿之際,在2020年8月4日晚上,發生一件令人悲痛至極的憾事,新北市金山區公所負責新媒體事務的約聘僱人員,同時也是本書許多作者的好友,曾在教育部擔任青諮的陳嘉緯離開了,此事震驚了整個學生自治、青年公共參與圈!親友間過去耳聞其長期超時勞動的問題,也因為許多媒體及社群媒體的渲染浮上檯面,但在沒

有科學及醫學證據的支持下,難以將其離開的原因完全歸咎於過勞。   但當代的公共事務環境,尤其在公共政策推廣上,無論中央、地方政府,皆非常仰賴新媒體(或稱社群媒體,例如LINE、FB、IG等)作為宣傳工具,許多縣市政府在新媒體工作人力配置上其實常已抓襟見肘,在新北市更是深入到各區都有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現實上,區公所原來並無新媒體的業務,所以多只能由約聘雇人員來負責,其他現職公務人員兼任協助,過去內政部,甚至還由替代役男來兼任臉書粉絲專頁小編進行新媒體工作;同年9月8日,臺南市七位執政黨議員聯合召開記者會,批評臺南市青年代表招募方式,竟有百分之四十五的評分是網路人氣票選(由報名者在臺南市府臉書

粉絲專頁張貼影片的獲得按讚數),明顯地是先入為主地認為,青年就該擅長新媒體科技宣傳,進一步來看則是希望這些青年代表,未來有機會能在各種場域,為高層或市府單位形塑類似「網紅」的大眾形象。   一直以來,青年在大眾視野前常被當成具有「未來希望」、「積極發展」等象徵,這在許多有關青年的論述上也屢見不鮮,所以認真聽取青年意見的政府,也會被冠上類似的象徵,但發展至今,因公民的閱聽習慣逐漸以新媒體為主,自然會使政府論述或宣傳透過新媒體呈現,而許多政府在新媒體能力、人力雙缺的情況下,預算充足且想長遠發展的就會委託專業廠商成立新媒體小組運作,預算不足但不一定想長遠發展的就是與既有網紅合作,推廣議題或加持長官

人氣。但最不理想的就是預算不足卻想長遠發展的,那就是以約聘雇、替代役、青年代表等極低人事成本的方式來負責新媒體工作或協助製作網路影片,剛好這些協助新媒體工作的都是青年,而相對於過去電視、報紙作為宣傳手段的新媒體,被當成好像都不需要任何專業,只是隨手可得的工具時,青年在公共參與圈也常一樣被當成工具。   一言以蔽之,當前多數熱衷於社會公共參與或地方公共事務的熱血青年,已被許多政府高層乃至於基層官員,形成了難以擺脫的象徵——「新媒體工具青年」。   因此本書於此時問世,正是希望透過九位現任或曾任中央與地方青諮的夥伴,書寫自身經歷及闡述想法,讓有意願翻開此書的青年讀者能了解到底誰代表了你,而不認

為自己是青年的讀者,也能知道現在青年在意的到底是什麼。   吳律德 時代創造青年,青年考驗時代/吳律德記得這句話嗎?「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在筆者橫跨兩黨政府的各種青年參與經驗,卻認為是相反的,應當是「時代創造青年,青年考驗時代」。臺灣民主化歷程從解嚴算起約三十餘年,從2006年始(也就是臺灣民主化開始的第十九年),中央或地方政府產生越來越多的青年諮詢委員(或稱青年委員、青年代表等,本文用「青諮」二字稱之)的角色,如今對「青年」的年齡定義最常見是十八至三十五歲,因此當前就是——「臺灣民主化的青年時代」,民主化的需求也因此需要更多的青年參與,所以才會在中央各部會或各縣市政府陸陸續續「創

造」出各種名義的青諮。換一種說法,青諮會出現其實也是為了承接解嚴後世代(這裡泛指1980年後出生者,其上小學後已解嚴),因民主化的社會環境及教育過程,有更複雜的民主需求,所以政府必須創造更多青年參與的管道,其政治目的不言而喻,這對臺灣青年而言,絕非壞事,但對以解嚴前世代為主的高級事務官而言,卻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考驗中最明顯就是僅為一紙行政命令的青諮要點(或辦法等),隨著政黨輪替不斷變更任務的青年諮詢組織,從最早的青年國是會議諮詢會,到行政院青年顧問團,再到現行的行政院青年諮詢會,總統的任期最多只有兩任八年,但任何臺灣公民簡單一算都可擁有十餘年的「青年」身分,使未有法律保障的青諮載浮載承,

進而使許多諮詢意見每幾年就有所改變。當然,你可以說臺灣民主化正值青年時期,常有變化實屬正常,但對高級事務官而言,最保守的作法,除依法行政外,就是時任政務官的「高層」說啥是啥,青年的意見如果長官重視,那就努力辦到好,如果不重視,那也要努力轉圜到好(旨意為盡量減少衝突,反正大多數青諮任期也只有一年),而許多青諮的熱情、想法就在「考驗時代」的過程消磨掉了。

中華民國二次政黨輪替後政治發展之研究

為了解決18歲投票修憲的問題,作者黃齡賢 這樣論述:

本文的主旨在以政治發展之核心概念作理論的基礎,來描述、解釋、分析臺灣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政治發展,透過理論對政治實際運作的檢視,瞭解我國的政治文化、結構功能、以及體系能力的發展程度,並釐清我國未來政治發展的方向。本文屬經驗性論文,採文獻分析法及歷史研究法,並以二次政黨輪替後的環境為經,以政治文化、結構功能、以及體系能力等三個面向為緯,藉以分析我國的政治現象。本研究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探討政治發展的意義。從政治發展研究的起源與經過,到概念的形成與通則的建立,進而提出可供研究的理論架構;第二部分探討我國二次政黨輪替後之發展環境;第三部分從政治發展的三個面向,檢視我國在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政治運作;最後,

透過理論對實際的檢視,發現我國世俗化的政治文化與政治體系能力間發展的失衡,恐陷入意識型態政治文化的危機,並侵蝕民主鞏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