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民國時期南海主權爭議:海事建設(一) 和的 民國時期南海主權爭議:海事建設(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 和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顏上晴所指導 吳詩婷的 客家博物館數位典藏詮釋資料欄位探討:以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為例 (2021),提出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料結構標準、詮釋資料、數位典藏、編目、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曾春滿所指導 米祿煊的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主國家的例外狀態與領導權變: 以我國及美國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新冠肺炎、民主治理、例外狀態、領導權變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國時期南海主權爭議:海事建設(一)

為了解決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近年來,南海主權爭議越演越烈。而兩岸共同承繼清末以降至民國時期管理南海諸島的歷史脈絡,1949年以前清政府、北京政府與國民政府維繫南海島嶼主權的努力,已成為今日兩岸承繼南海諸島的重要條件,以及對外捍衛島嶼主權的歷史證據。   1945年8月,對日抗戰勝利,南海島嶼也列為接管的重要事項。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觀察情勢,決定畢其功於一役,完成西沙、南沙群島調查、接管及國軍進駐作業。1946年11月至12月間,國防部派遣多艘軍艦,按照「南海諸島疆域圖」,運載各界專業人士前往西沙、南沙群島,以此確立戰後中國的南海主權,透過實際勘查,籌劃未來發展方向,但卻受到國共戰爭影響而力有未逮。   整體來說,

歷經清政府與民國時期北京政府、國民政府積極建設東沙島、西沙群島,維繫航海安全,開發島嶼資源,確立主權。基本上在南海活動範圍,只有東沙島、西沙群島,對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地理位置、周邊島嶼分布,還無法通盤瞭解。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臺灣後,面臨環南海國家與中共勢力進逼,雖然聲稱擁有南海諸島主權,但已漸漸無法實際掌控。   20世紀下半葉,在兩岸分治、美蘇對峙以及亞洲新興國家等各種變數下,南海主權錯綜複雜,尤其是當聯合國宣布南海蘊藏豐富石油資源,周邊國家大張旗鼓,不惜動用武力,捍衛主權,爭奪資源,軍事衝突與日俱增。到今天,南海還是亞洲的火藥庫,戰爭似乎一觸即發,威脅全球和平安全。   本書編者許峰源

博士,透過翔實的檔案資料,清楚觀察清政府、北京政府與國民政府經營南海主權的實際樣貌,以及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內外挑戰。特別以南海諸島的海事建設為主軸,編選《民國時期南海主權爭議:海事建設》,共計二冊,探索百年來中國經營南海島嶼燈塔、無線電報與氣象作業的成果,從實務面詮釋中國捍衛南海主權的歷史事實。 編者簡介 許峰源   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天主教輔仁大學全人課程教育中心及進修部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外關係、國際合作與傳染病防治、檔案管理與加值應用,著有《世界衛生組織與臺灣瘧疾的防治(1950-1972)》、《南京國民

政府參與國際聯盟的歷程(1928-1937)》,主編有《國民政府抗日戰場中的反細菌戰》,以及相關學術論文、專書篇章逾40篇。 導讀/許峰源 一 東沙島海事建設事宜(1909-1926) 二 接收東沙島海事設施(1927-1932) 三 增建東沙島海事設施(1934-1936)  

客家博物館數位典藏詮釋資料欄位探討:以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為例

為了解決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問題,作者吳詩婷 這樣論述:

博物館肩負著保存、傳承人類歷史文明、文化知識的重責大任,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文物數位化成了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方法。以保存客家文化為主要宗旨的客家博物館也逐步開展數位典藏,並有顯著的成果。不過客家博物館在數位典藏詮釋資料的發展與學術討論皆較少,亟需投入更多的研究,俾借助資通科技與數位環境,促進客家文化之發揚與傳播。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內容包含全國多間客家博物館之蒐藏以及許多存於民間的珍貴文化資產,內容相當豐富,但在各類型文化資產資料結構(欄位)的呈現上繁紛不一致,許多欄位的意義也難辨別,難以將豐碩的數位典藏內容完整展現於大眾眼前。為讓社會大眾得以深入鑽研客家文化深厚底蘊,本研究選擇以蒐藏多元的客

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為案例,透過資料結構標準與客家數位典藏欄位之回顧,作為本研究分析的學理基礎資訊,接著以比較分析法進行欄位調整,再訪談客家學者、客發中心典藏人員與普查人員,檢視調整後欄位的合理性與適用性,最終整理出一套50個數位典藏詮釋資料欄位的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詮釋資料結構。研究結果顯示前述以「整合」為原則的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詮釋資料結構欄位,應能涵蓋表達客家文化資源重要資訊之需求。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客家博物館詮釋資料規劃的建議:(1)針對館內多種詮釋資料欄位可進行整合分析、(2)應為館內詮釋資料欄位編擬相關著錄規則、(3)確實區分欄位詮釋主體,避免著錄時的混淆、(4)適度開放民眾所需

的詮釋資料。依據上述建議,本研究另提出3點未來研究方向:(1)研究範圍拓展至客發中心所有的典藏作業、(2)納入資料內容標準與資料值標準進行探討(3)建置一套適用於全國客家博物館的詮釋資料標準。期望本研究成果可供客家博物館建置數位典藏時作參考之用。

民國時期南海主權爭議:海事建設(二)

為了解決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近年來,南海主權爭議越演越烈。而兩岸共同承繼清末以降至民國時期管理南海諸島的歷史脈絡,1949年以前清政府、北京政府與國民政府維繫南海島嶼主權的努力,已成為今日兩岸承繼南海諸島的重要條件,以及對外捍衛島嶼主權的歷史證據。   1945年8月,對日抗戰勝利,南海島嶼也列為接管的重要事項。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觀察情勢,決定畢其功於一役,完成西沙、南沙群島調查、接管及國軍進駐作業。1946年11月至12月間,國防部派遣多艘軍艦,按照「南海諸島疆域圖」,運載各界專業人士前往西沙、南沙群島,以此確立戰後中國的南海主權,透過實際勘查,籌劃未來發展方向,但卻受到國共戰爭影響而力有未逮。   整體來說,

歷經清政府與民國時期北京政府、國民政府積極建設東沙島、西沙群島,維繫航海安全,開發島嶼資源,確立主權。基本上在南海活動範圍,只有東沙島、西沙群島,對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地理位置、周邊島嶼分布,還無法通盤瞭解。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臺灣後,面臨環南海國家與中共勢力進逼,雖然聲稱擁有南海諸島主權,但已漸漸無法實際掌控。   20世紀下半葉,在兩岸分治、美蘇對峙以及亞洲新興國家等各種變數下,南海主權錯綜複雜,尤其是當聯合國宣布南海蘊藏豐富石油資源,周邊國家大張旗鼓,不惜動用武力,捍衛主權,爭奪資源,軍事衝突與日俱增。到今天,南海還是亞洲的火藥庫,戰爭似乎一觸即發,威脅全球和平安全。   本書編者許峰源

博士,透過翔實的檔案資料,清楚觀察清政府、北京政府與國民政府經營南海主權的實際樣貌,以及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內外挑戰。特別以南海諸島的海事建設為主軸,編選《民國時期南海主權爭議:海事建設》,共計二冊,探索百年來中國經營南海島嶼燈塔、無線電報與氣象作業的成果,從實務面詮釋中國捍衛南海主權的歷史事實。 編者簡介 許峰源   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天主教輔仁大學全人課程教育中心及進修部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外關係、國際合作與傳染病防治、檔案管理與加值應用,著有《世界衛生組織與臺灣瘧疾的防治(1950-1972)》、《南京國民

政府參與國際聯盟的歷程(1928-1937)》,主編有《國民政府抗日戰場中的反細菌戰》,以及相關學術論文、專書篇章逾40篇。 導讀/許峰源 一 遣離東沙島之日人(1925) 二 西沙群島海事建設(1930-1935) 三 西沙群島主權爭議(1932-1937) 四 戰後東沙島接收事宜(1946) 五 恢復東沙島海事設施(1947-1948)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主國家的例外狀態與領導權變: 以我國及美國為例

為了解決國家發展 委員會 檔案管理局檔案管理作業的問題,作者米祿煊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以2019年底爆發之全球新型冠狀肺炎為研究背景,探討民主國家在疫情危機下之行政權擴張的例外狀態。從這次全球的疫情來看民主國家的領導方式,可了解到政府為袪除病毒的威脅,在公權力的運用上會以「非民主」的例外狀態確保領導統御的有效性與及時性,並以「防疫」為必要的權變手段,但背後卻都有著可能侵害人權及隱私的疑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採取質性研究的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以時間順序建構出疫情發展的變遷及政府防疫模式的權變,並以美國及我國作為研究對象,比較疫情發生前後民主國家治理模式的變化。 最後檢證喬治•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例外狀態」思想及「領導權變」理論對現勢疫

情治理的適用性。並期能透過研究勾勒出後疫情時代,民主國家在例外狀態之後可能的領導權變走向。